南京日报:南京原创话剧《小西湖》亮相北京 以人间烟火记录铿锵的时代足音
带着满满烟火气,带着浓浓南京味儿,11月1日晚,南京市话剧团原创话剧《小西湖》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。一个关于南京历史文化街区“微更新”的故事,走进了北京观众心里。随后举行的专家研讨会上,专家们纷纷点赞话剧《小西湖》有温度、有看点、有意思、有意义,并为该剧的进一步打磨提升提出了建议。
老题材新意境——
赓续城市文脉,展现时代气息
老旧的民居、狭窄的巷道、叫卖烧饼的小贩、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员……大幕拉开,舞台上是南京老城南小西湖街区改造前的模样,这也是全国很多地方老城区街巷的模样。台下,北京观众回忆起了以前,“我们过去住的胡同,跟这个也差不多。”
旧城改造、街区更新,是每个城市发展中都要经历的,这个题材多年来也在话剧舞台上被多次呈现。《旮旯胡同》《万家灯火》《金鱼池》《人间烟火》……都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。
“这个题材虽然一直都有,但也是常改常新的话题,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有新创意和新表述。”《人民日报》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说,话剧《小西湖》的切口有新意,主题表达比较明确和集中。“这部剧聚焦保护历史风貌遗存,要留住老居民、老风貌和老味道,跟过去那种大拆大建、一拆完事那种思路有很大区别。而且建设者和居民是通过共商、共建、共享、共赢来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找到一条新路径,这样一个整体的戏剧结构和设计、舞台呈现,我觉得都是有新意境的。”
《文艺报》新闻部主任徐健也为话剧《小西湖》的新意境点赞。“在跳出既定模式、套路的同时,找到了更巧妙、更智慧、更有内涵的立意和表达。叙事角度和人物定位,让情节的构建、命运的转换,与时代气息和人们的关注点相契合,我觉得这是能够取得成功很关键的一环。在这方面,我觉得《小西湖》是有探索性的。”
这种“新”来源于真实生活。小西湖街区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风貌区之一,也是南京明清风貌特征保留较为完整的居住型街区之一。改造前,这里的房屋大部分年久失修、空间环境衰败。历经3年“小尺度、渐进式、逐院落”的“微更新”后,小西湖的近百个院落被改造成原住民与新业态共生共荣的街区。昔日拥挤破旧的老街巷,成了充满烟火气的网红打卡地。
为了创作话剧《小西湖》,主创团队多次进行了实地走访。实地采风中的很多故事和细节,最终都真实呈现在舞台上。比如小西湖的网红打卡点“共享院”,在这小小的院子里,有百年石榴树,还有很多被精致打理的花草盆栽。话剧《小西湖》中的百年石榴树,长在朱家胜家的院子里,枝繁叶茂,是舞台上动人的一道景观。剧中,城保集团董事长、小西湖街区更新项目总指挥于建东提出,这棵百年古树,不但要保护好,还要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。类似这样的一个个巧妙情节,让观众仿佛亲历了小西湖“微更新”的整个过程。
“话剧《小西湖》的立意、站位很高,写出了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,如何赓续城市文脉的新探索。”中央文史馆馆员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仲呈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。剧中提到,于建东过去在一个项目中拆了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旧楼,然后在原址盖了一座壮观的现代化高楼,这样虽然改善了许多人的住房条件,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文化遗失,他后来为此一直相当难受。而话剧最后有这么一句台词:“我们这儿叫小西湖,历史上这儿也确实有一面漂亮的湖水。可后来这湖水到哪儿去了?怎么一点都没了?现在我明白了,这面湖水她在,就在我们老百姓的心里。”仲呈祥说,这句话是全剧的“精魂”所在,“历史上的湖水已经跟今天的小西湖融为一体了,留在人们心中的是美好。”他希望该剧能够进一步下功夫,“打造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度、广度的作品。”
生活气息浓厚——
烟火气和人情味,传递温暖和美好
以热闹的人间烟火记录铿锵的时代足音,话剧《小西湖》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,在舞台上奏响了“市井交响曲”。
剧中,于建东事事亲力亲为,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推进工作;“隔墙冤家”徐、朱两家,随着工程的推进,房子打通了,人也沟通了;设计师韩教授把项目看作对小西湖百姓深情的陪伴;房东秦嫂从一开始百般阻挠到最后积极参与第二期更新改造……
“这部剧扎根人民,扎根生活。”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马也点赞这部剧回到了“人间”。小西湖街区的“微更新”展现的是“绣花”功夫,剧中的于建东是一个“绣花大师”,在马也看来,南京市话剧团的主创团队同样在精心“绣花”,从编剧唐栋、导演傅勇凡,到杨彦、于东江等各位演员,让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带着浓浓烟火气,走进观众心间。
刘玉琴说,看话剧《小西湖》,一个旧楼梯、一棵石榴树、一碗狮子头,一碟糖粥藕……都带着生活的真实感和质感扑面而来。“许多很细碎、很微不足道的小故事,甚至是小结构、小细节,都体现了贴近生活、贴近老百姓的创作追求。台词适度运用了南京的方言,很多元素的应用都带有地域特色,让外地人看着亲切和新鲜。而且这里面融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,所以让这部作品有意思又有意义,在舞台上有一股沉甸甸的力量。”
这部话剧浓浓的人情味也深深打动刘玉琴。剧中,小西湖街区改造设计单位负责人韩教授说:“这次我带着我的学生来承担小西湖更新改造的设计工作,实际上就是一次深情的陪伴,陪伴这个项目生长,即使项目完成了,也还要继续陪伴。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,就是在这样的陪伴之中最终找到延续城市之魂的平衡点,这个城市之魂就是历史、就是文化!”在刘玉琴看来,“这突出了建设者的人情味、文化观。”
徐健称赞话剧《小西湖》虽然生活气息浓厚,但没有停留在生活的一地鸡毛的展示中,“而是从常态的家长里短里写出了时代,捕捉了人心。”他说,现实题材追求的是现实,但不是把现实生活、现实人物搬上舞台就完成任务,“而是要与我们的生活,与我们的观众建立起真诚的、真实的、真挚的联系。这一点《小西湖》做得比较好,没有生硬地照搬现实,表现了人在面对现实问题、解决现实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和真诚;没有用一般的方式去处理城市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,而是在实现发展的同时,留住了文脉。”
《剧本》编辑部副主编武丹丹的观剧感受是温暖和美好,“我们进入剧场就被人情味和烟火气包裹了,这就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。它调动了我们生活当中真实的东西、美好的东西、善良的东西,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城市的美好、生活的美好、人和人之间情感的美好。”
不断调整打磨——
既有戏剧性的构建,又有文学性的表达
话剧《小西湖》自2022年首演后,就好评如潮。剧组也一直在精心打磨。此次北京上演的全新版本,对话剧进行了再三调整,时长减少到120分钟,但整个剧情、环节、舞台调度更加紧凑,将主要人物的情感心理发展重新进行了梳理,加强了戏剧冲突的表现力和展现力。
“戏剧性的构建和文学性的表达使得这部剧特别令人欣赏。”著名文艺评论家汪守德说,话剧《小西湖》的故事并不复杂,但写得生动而富有趣味,剧中人物对话准确又有意味,精准深刻地表现了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内心展示,可以看出来普通百姓身上所蕴藏的特别真挚、特别灼热的个性光彩。“这部剧不光有戏,而且有文学性。我觉得这就是构建的本事,体现出编剧丰富的经验。”他说,一部戏再好,如果没有文学性的深入,那就是苍白的。
突出的戏剧性和文学性,加上演员精湛的表演,成为话剧《小西湖》受观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宋宝珍表示,南京市话剧团的作品在表现南京市民的生活情趣方面特别有特色,话剧《小西湖》也不例外。“这部剧写出了新意,写出了生趣,是一部很有社会效益和观赏价值的话剧。演员们的表现特别优异,每一个节奏、台词之间的衔接都精准到位,特别好。”
“整个舞台的呈现,行云流水,看似毫不经意,其实处处精心。”武丹丹说。
南京市话剧团副团长杨彦在剧中饰演于建东,他的表演让专家们赞不绝口。“看完以后大家都觉得特别亲切,可亲可敬,也可信。”
同时,专家们也对话剧《小西湖》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建议。比如,人物形象可以更丰满;剧中一些矛盾的化解可以过渡得更自然,理由更充分;尾声部分可以进一步升华,让全剧立意更高。
南京市话剧团团长常小川表示,接下来将再接再厉,继续对话剧《小西湖》进行打磨,力争打造一部立得住、传得开、留得下的文艺精品。
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特派记者 邢虹
南京市话剧团供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