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原创抗疫话剧《鸽子》在中央党校演出

2020-11-15 00:00:00   浏览:817  

“我是一只鸽子,经常顺着武汉的那条江一直飞,飞到一个叫做南京的地方……”11月15日晚,南京市话剧团原创抗疫题材话剧《鸽子》在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演出。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全体在校学员和教职工观看了演出。

微信图片_20201116163710.jpg

成长、蜕变

平凡人物做出不平凡的壮举

一只鸽子、两座城市、几户人家,演绎出感人、温暖的“双城记”。

大幕拉开,主角鸽子穿越人群登场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它在南京和武汉两座城市间飞行往返,见证了许多动人的故事——

鸽子的主人莫文斋原本是个啃老的中年诗人,但当母亲与保姆感染住院后,他开始成长、承担责任;医生叶宛星是莫家的故交,毅然放弃婚假,在新婚前夜奔赴抗疫一线;民工墩子放下情感纠葛,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……《鸽子》全剧共34个舞台人物,全都是普通的小人物。

南京市话剧副团长杨彦在剧中饰演莫文斋,每演一次,他对角色塑造、对话剧立意的思考也更加深刻。“莫文斋成长了。疫情之前他是啃老族,他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,对周遭一切都很冷漠。疫情之中,他成长了,他关心起母亲、保姆、叶医生。”

诗歌,是莫文斋成长的见证。原先他创作的诗歌全是形而上的内容,例如,春节是什么?疫情发生后,他那刻冷漠的心,逐渐被爱所包围,融化了他。因此,当叶医生牺牲后,他的诗歌里出现了人文关怀:她走了,因爱而来,为爱而去/她走了,芳魂一缕,直上九霄……

“鸽子”沿着长江,飞到南京,也见证了农民工墩子的蜕变。疫情之初,回到南京的墩子对妻子春泥异常冷淡,对上门排查的社区工作人员不配合,但在春泥的一句句唠叨和大爱之举之下,墩子戴上红袖标,当起了志愿者。

墩子这一角色由演员崔钟饰演,他说:“墩子的感情生活一地鸡毛,甚至有点让人憎恨的角色。但我想,墩子的存在更多的为了衬托。衬托春泥的伟大,衬托出千千万万中国人不惧危险、齐心抗疫的伟大壮举。”

敬畏、敬业

每次演抗疫医护她都控制不住地颤抖

“她是江苏省第一批援鄂医护,除夕去的武汉。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,她出发前,领导跟她说,‘如果回不来,你的两个孩子我来养’;还有一位医护,她援鄂前并没有告诉父母,每次跟母亲通电话,都说在医院加班不能回家,可有一天她接到了母亲的电话,电话那头说,‘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’。那一刻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……”演员霍蓉在《鸽子》中饰演抗疫医生叶宛星,这些全是她在体验生活时,听到的发生在援鄂医护身上真实的故事。

霍蓉坚信,理解角色,走进角色,才能更好地诠释角色。在接触到援鄂医护之前,她看了大量战疫题材纪录片,例如《中国医生(战疫版)》《荆楚大医生》。一遍又一遍地看,她仿佛也亲历了一次次抢救。“不同于一般的医生角色,这次演医生,不仅要形似,更要神似。我唯有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,才能演得更细腻,演出他们视死如归的状态。”

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准备,当霍蓉穿上防护服站在舞台上饰演战疫医护时,心中充满了敬畏之心。“算上这次来中央党校演出,《鸽子》已经演了十多场了,可每一次我还会颤抖。”霍蓉说。

算上演员、舞美,《鸽子》剧组有近70位工作人员,年龄遍布老、中、青。演员于东江是《鸽子》剧组,年纪最大的一位,今年65岁了,他在剧中饰演男主角“吴越”的父亲——“吴总”一角。

为了这次在中央党校的完美演出,剧组14日就到了北京,顾不上休息,连夜合光。合光嫌隙,于东江和儿子完成了一次短暂通话。

“爸,你在干吗?”

“我在合光。”

“这么晚了,你还在工作?”

几年前,于东江做了心脏搭桥手术,早点休息是家人对他的“奢望”。

在旁的南京市话剧团团长常小川听见了这对父子的对话,那刻,她又想起剧组组建之初的一件事情。“于老师是我们团的灵魂人物、是艺术保证,有他在就很踏实。他是退休返聘的,今年他本来要接一部电视剧拍摄,不累、稿酬也多。他当时就问了一句话,‘《鸽子》这个戏是不是一定需要我?’我说,‘是的’。他就回来参加《鸽子》排练。”

为了献上一场完美的演出,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努力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。这次,剧组有一位演员“迟到”了,未能随大部队提前一天赶到。她叫姜业婷,在《鸽子》中饰演医院主任。演出当晚,在后台见到她时,她有些憔悴,因为婆婆两天前去世了,家中正在办丧事。“疫情暴发,医护人员必须要上防疫一线,这是他们的责任、使命。其实,话剧演员也是这样,演出场次已定,票已出,我不能不回到舞台。”姜业婷说。

温暖、感动

有温度!有力量!有深度!

15日晚,中央党校礼堂里坐了满满的观众,话剧长达两个多小时,大家沉浸其中。充满喜剧效果的戏剧冲突、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爆发出的人性光辉、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……深深打动了全体观众,不时爆发出的笑声和猝不及防地泪水,编织成《鸽子》与众不同的观看感受。

这些取材于疫情中真实故事的情节,并没有那么激烈夸张,但通过平稳的进展和生活化的呈现,却营造出一种真实的质感,引发了观众们的共鸣。看完演出后,中央党校学员们对话剧《鸽子》给予高度评价,大家表示:正是这一个个平凡庸常的音符,于烦恼和挣扎中爆发了人性的光辉,一起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疫战歌。

话剧《鸽子》自7月首演以来,已经上演了10多场,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。该剧被列入2020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、江苏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。在刚刚结束的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,还获得了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“优秀剧目奖”,剧中角色“莫文斋”的饰演者杨彦获得了“优秀表演奖”。

南报融媒体特派记者 翟羽